上海4成120出车被曝为非急救任务
当88岁的老顾焦急等待120急救车时,营救他的却是一个步履蹒跚的“病人”。
半个月前的一天早上,老顾在上海市管弄路居民区的一个公园里散步时,突然感到呼吸困难。家人拨打急救电话120,得到的答复却是“没有救护车”。等40多分钟后救护车赶到,老顾已经不幸离世。
上海首招急救免费专科生
595000车次。近10年,上海急救业务量年增幅都超过10%,2012年约为59.5万车次,创历史新高,居国内各城市之首。
昨日,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发布信息,按照定向培养、按需培养的原则,招录、培养临床医学院前急救三年制专科生在上海全面启动,首批拟招录70名学生。签约学生可免学费、书本费和住宿费,毕业获得上岗资格证后,可从事市级和各区县120急救机构院前医疗急救随车医生岗位。
1) 国内率先试点今年首招70人
2) 定向培训担任120随车医生
3) 免学费住宿费书费
上海“120”全市呼救统一平台运行
新华网上海10月1日电(记者仇逸)10月1日起,上海“120”全市呼救统一受理平台正式建成并运行。届时,市民无论是用手机还是用固定电话拨打120,均由市120调度指挥中心统一受理。若呼救所在地属于中心城区,将由市120直接调度;若属于郊区(县)则受理后立即转接郊区(县)“120”调度指挥中心调派车辆,确保救护及时。
“统一”促进上海急救提速
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其功能的完善程度体现于方方面面。上海的市民对这样的场景并不陌生:“120”急救车辆呼啸着穿越大街小巷,笛音渐渐消失于远方。它或许正奔赴一个事故现场,或许正回应着某个重病患者的求救,或许正载着病人驶向挽救生命的手术室。它的出现,往往意味着危急状况,同时也意味着拯救与希望。
杭州市急救中心研制出“院前速成冰帽”
遇上心跳停止的病人,马上帮他做心肺复苏,这已经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急救手段。但只要学过医的人都知道,在心跳停止4—6分钟以后,脑部就会开始出现一些不可逆的损伤。并且,当心跳停止时,大脑中枢处于缺血、缺氧状态,人体体温会迅速上升,这样会加速患者的脑死亡。
此时,如果能有一张小龙女在古墓里睡的寒冰床,就可以帮忙降温,从而抑制脑死亡的发生,在现代医学中就称为“亚低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