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活动现场急救提示

1、现场急救保障队员将在跑道沿线巡逻,如果您或者您的同伴发生意外情况,请大声向附近的急救保障队员呼救或者拨打紧急救护电话,报告您的位置、状况,急救队员会及时赶到,进行紧急救护。如情况严重,现场待命的救护车也会及时赶到

2、如在过去一周内你有发烧、感冒或有过宿醉,为了您的安全,请不要参加活动,因为上述情况都可能会引发心脏病,脱水,或危及生命的高温症情况的发生。

3、如你有任何疾病,可能会导致你在运动期间或之后身体发生不适,请跟据医生判断是否可以参加活动。

4、每位选手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量力而行,如出现体力不支、胸闷、胸痛、心慌等状况,应懂得“放弃”及时退出活动,以防发生意外。

5、活动中,每位参与者都有义务关心同伴的身体状况,如您的同伴有任何不适需要帮助,请及时呼救并陪同等待救护人员的到来。

6、在活动中,任何伤病经医生检查并确认后要求您退出活动,请服从安排。

赛事急救保障十点

1、不佩戴影像设备,因为这样可能分散注意,增加风险。

2、确保绑紧鞋带,以防造成绊倒。

3、运动前充分做好热身可以帮助防止肌肉痉挛发生。

4、在规划的路线内运动,并请注意避让有可能从道路两边及交叉路口出现的车辆及行人。

5、经过湿滑路段时放慢速度,以防摔倒。

6、注意适当补水。

7、如摔倒并不能爬起,说明你已经受伤了,请保持体位不要移动并寻求帮助。

8、请随身携带急救信息牌包括:姓名,地址,联络电话和相关医疗信息。

9、如无特殊需求,禁止宠物或非医疗保障人员陪跑。

10、如无许可,各类交通工具及手杖不应出现在运动现场。

为国防生提供急救保障

近日,按照淄博市卫计委安排,由医院派出医疗小组,到淄博职业学院承担淄博市军校生、国防生体能测试现场急救保障任务。

为做好现场急救保障工作,医院领导高度重视,派出急诊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带领四名医护人员组成医疗保障小组,遂行此次保障任务。医疗保障小组针对测试内容、被测试人员的年龄段等特点,认真做好了相关急救物品的准备工作,按时到达了体检现场。在保障过程中,有10余名考生突发了扭伤、擦伤、运动后虚脱、中暑、身体反应不适等情况,医疗保障人员反应迅速、进行了及时、有效的处置,杜绝了体能测试过程中重大问题的发生,圆满完成了此次体能测试的医疗保障任务。

现场不间断急救保障

从抢救、转运伤员到现场保障,急救人员与消防员、民警一起奋战至今——- “120”增援 急救不间断

直到今天,承担“8·12”事故急救任务的市120急救中心众多工作人员仍保持着忙碌状态。尽管留守在滨海新区的增援救护车已负责保障任务,但中心主任李尚伦和部分科室负责人还坚守在泰达医院。昨日中午,记者采访到刚刚从滨海新区返回急救中心的急救科主任李开涛。

急救“车轮战”

“这两天总算是缓了一口气,虽然还有往市内转送伤员的任务,不过需要急救的伤员少多了。”嗓音已经沙哑的李开涛告诉记者,目前已经基本度过了现场急救阶段,部分救护车和急救人员在滨海新区负责保障。他说,事发当晚他正在急救中心值班,从23:34开始,从滨海新区打来的求助电话突然猛增,应接不暇。他们意识到“出事了”,李尚伦带领指挥车,李开涛带领一辆救护车紧急赶往滨海新区增援,同时通知市区、滨海新区大港及汉沽各分站点派车增援。

李开涛到达天津港七号门附近时,遇到了两辆增援的救护车,当即让两车跟随,驶入七号门抢救重伤者。看到有消防战士背着重伤的战友跑出来,他们立即上前将受伤的消防员抬上车,给予吸氧、输液、包扎等急救。随后陆续赶到的救护车将众多伤者送到泰达医院,并不断往事故现场派车,如同“车轮战”一般,展开了不间断的救援。

夫妻俩同增援

昨天晚上,记者采访到急救中心河东分站32岁的急救医生张海萍,她的丈夫李帅也是该分站的急救医生,他们两人先后加入增援。“当天晚上,我接到增援滨海新区的任务,就在路上给他打了电话,让他把孩子送给老人照顾。”张海萍说,她心里也惦记着刚刚3岁的儿子,但一到第五大街,就顾不上别的了。因为许多受伤群众见到救护车都上前拍打车门,他们的车内很快就接满了伤员。随后,她又赶去核心区附近增援,并连续多日在滨海新区急救。次日,李帅也接到任务,负责往返于市内和滨海新区转送伤员。就这样,夫妻俩尽管都在参与救援,却无法见面,只能在短暂休息时打个电话。

两边都要兼顾

李开涛介绍,他们现在的工作主要是为牺牲者、遇难者的家属做好保障,而且许多增援的消防员、民警、武警战士都非常疲惫,很可能出现虚脱、高血压等症状。前天16:30左右,就有一名民警出现血压高,被他们及时送到医院治疗。然而,与此同时,增援来的近百名驾驶员、急救医生都要轮番回到市内值班,市区的常态急救工作也不能放松。 

做好中高考医疗保障工作

记者今天从市卫计委获悉,为全力做好2016年我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和初中毕业考试期间的医疗保障工作,根据市招生自学考试委员会的要求,济南市卫计委召开了医疗保障工作会议,成立了卫生医疗保障工作小组,并推出多项切实举措,对保障工作作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

现场医疗保障举措一

市卫生计生委选派市急救中心一名副主任参加全市高考、中考联合办公,及时协调处理考试过程中发生的医疗保障有关问题。

现场医疗保障举措

市急救中心要加强急救调度指挥,备齐相关设备药品,熟悉考点设置,确保急救车辆能够及时到位;要安排专用急救车,24小时待命,并在考试期间,在市区内各考点巡诊。各县(市)区分中心要安排专用急救车,在本县(市)区考点巡诊。各考试学校发生需要医疗救助的情形可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现场医疗保障举措

考点周边的医疗机构要指定专人负责,开通中考、高考考生门急诊绿色通道,设立专门为考生服务的诊室,备齐防暑降温等必要的药械,确保患病考生能够得到及时、安全、有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现场医疗保障举措

各县(市)区卫计局(卫生局)要督导辖区内有关基层医疗机构做好考生的健康咨询和保健服务工作,指导考生考试期间合理饮食和休息,保持健康的心态。配备足量的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

现场医疗保障举措

各县(市)区卫计局(卫生局)要安排专人熟悉本辖区内考点设置情况,组织协调考试期间有关考生及突发事件医疗救治工作;督导好辖区内医疗机构对考试的医疗保障工作,做好高、中考期间医疗救治信息的报送;根据当地招生考试部门的要求做好其他相关医疗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