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急救保障都有啥?
12月5日,深圳国际马拉松赛一名选手在离终点400米时倒地猝死;12月20日,福州国际马拉松赛一名选手在距起点10.5公里处倒地死亡。马拉松猝死事件频发!仅本月,国内已接连发生2起。27日苏州太湖国际马拉松赛,对负责医疗保障的苏州专家来说,无疑就是一场惊险战。在这42公里的赛程,15000余名选手参加的马拉松赛上,现场活动急救保障为赛事提供了苏州当地急救历史上最大规模、最牛医疗保障。
移动手术室-开进赛场
综观马拉松猝死事件,绝大多数发生在终点附近。一旦发现恶性心律失常,黄金抢救时间在二三分钟内。这次马拉松医疗保障在起终点设有一辆比普通救护车大好几号的“房车”坐镇,车上3名医生时刻准备投入抢救。这辆车的来头可不小,它是去年“苏州定制”,全省首辆移动ICU医疗方舱。舱内除配备除颤监护仪、呼吸机、吸引器、输液泵、注射泵、心电图机、心肺复苏仪等众多急救设备外,还配备了手术担架床、手术无影灯、足量的氧气等手术所需设备。整车配置的悬架、担架床下的液压设备,“加强版”消除车辆移动过程中的颠簸,在救护车上即可完成紧急手术。“好在太太平平”,市急救中心副主任周振祥笑着说道。这次比赛“方舱”虽未有机会显神威,它的坐镇却为现场急救提供有力保证。
急救指挥部-瞬间大挪移
27日10点3刻左右,坐在急救指挥车上的周振祥接到12号驻点车报告,一名肯尼亚长跑选手感到胸闷,心电图显示有T 波倒置。瞬间周振祥便“来到”事发地。指挥调度中心通常是设置在“家”里。将医疗急救大指挥平台搬至指挥车内,救护车定位、车载对讲和视频,指挥员通过网络了解所有救护点情况,这样的“牛气”指挥调度中心全国少有。经了解,这名选手症状虽不严重,但心电图提示可能会发生意外。防微杜渐,在指挥中心指示下这名选手被迅速送至医院。
驻点救护车每2.5公里就有
如何在不影响城市正常急救基础上安全保障,急救中心的专家们在排兵布阵上动足脑子。17辆救护车蹲点,42公里的赛程,每2.5公里停驻一辆救护车。另外,3辆按ICU标准配置救护车,实现移动ICU在赛道上来回巡视。还有3辆救护车候补随时听令补位。在市卫计委的组织协调下,专门从各大医院抽调20名急诊、ICU医生加强本次医疗保障。平时一辆救护车上配1名医生,现在所有的救护车都成了加强版,每辆救护车配有两名急救医生,在移动ICU上,甚至有3名医生。
在15000余名选手参加的马拉松,苏州急救为赛事提供苏州急救历史上最大规模医疗保障,圆满完成了苏州首次全程马拉松赛事保障。这样的牛气自然有深厚底蕴支撑。据悉,全国首家运用医疗优先分级调度系统就是苏州市急救中心,该系统的运用成功将急救干预,提前到接通电话那刻,从而突破性地实现急救零等待。今年该中心又通过了“绩优急救中心”国际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