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酒精中毒急救
饮酒过量为急性酒精中毒的常见病因。患者有饮酒史,嗅其有强烈酒味。早期有面红、脉快、精神激动、语无伦次、共济失调、恶心、呕吐、嗜睡等特点,重者可呈昏迷状态甚至呼吸麻痹而死亡。也可发生低血糖症、酮酸中毒、脑水肿、高热、惊厥等。
下列情况与急性乙醇中毒的严重度有关。
1.原来健康不良,特别是有心、肺、肝或肾疾病者,容易造成较重申毒。
2.乙醇如与巴比妥酸盐类或吗啡同服,即使血液中乙醇浓度较低,亦属危险。
3.由乙醇引起的中毒,其昏迷达10小时以上者,往往极为严重。
4。血液中乙醇浓度高于400毫克者,预后甚差。
酒精中毒的急救治疗
1.对烦躁不安或过度兴奋者可压迫舌根催吐,并肌注安定5-10毫克。
2.血压降低呈休克状态者,给予升压药及其他抗休克治疗。
儿童烫伤急救勿用牙膏!
开水烫伤后用牙膏降温、消炎,哪知伤情严重。医生花了近半小时,才将伤口上的牙膏清洗干净。
8岁的青青独自在家倒水时被烫伤双脚。奶奶回家后,立即将牙膏涂在伤口上。
晚上,青青双脚更疼。经医院检查为Ⅱ度烫伤,部分表皮有破溃。涂在伤口上的牙膏已结成一层硬块,并伴有干裂,不仅增加创面清洗难度,也加重了疼痛。
虽然有些牙膏具有收敛作用,对较轻烫伤有一些作用,但牙膏并不能改变血管的通透性,也不能保护伤口。相反,牙膏很容易使渗出液积聚,滋生细菌,发生感染。
医生建议,一旦烫伤,应立即用冷水冲洗,并及时送医院治疗,而不要涂抹牙膏、酱油等。
爆竹伤害急救
春节到了,很多人都会燃放鞭炮。医院获悉,因放炮受伤就诊的病人逐渐增多,因此提醒市民,燃放鞭炮时,务必按照安全步骤操作,以免发生流血事件。
放炮小心震伤耳朵:因为爆震聋尚无特效疗法,严重者可导致终身耳聋,所以节日燃放烟花爆竹,一定要注意安全,做好耳部防护,可用涂有凡士林或护肤霜的棉花塞住外耳道,遇到他人燃放时可用双手掩住双侧耳廓,防止爆震波损伤耳膜及耳蜗,造成爆震聋。
不慎炸伤如何自救:烟花爆竹的主要成分是火药和可燃性金属粉末,引燃后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和冲击力,可造成热烧伤和爆震伤。受伤早期一定要迅速降低损伤处的组织温度,用凉水冲洗,冰块、冻肉冷敷等方法处理,以减轻肿胀,防止损伤加重。冷敷后要进行局部消毒,如有破损,要尽快到正规医院治疗。爆竹的爆炸威力相当大,如有分离的肢体一定要妥善处理,一起送往医院,切勿因慌乱而遗失。对于头面部损伤不可掉以轻心,均应到医院接受检查治疗,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意外烫伤的急救方法
因取暖使用热水袋、暖手宝等物品,烫伤病人较平常明显增加,尤以学生和老人居多。让人遗憾的是,由于大家不知道烫伤后如何正确处理或不及时就医,往往延误病情,造成创面持久不愈。由于寒假开始,许多孩子在家无人看管,容易发生烫伤意外。万一发生烫伤,千万别用牙膏、紫药水或红汞涂搽,也不要用毛巾包扎。
动脉割伤出血急救
动脉从心室出发,负责把血液运送到全身器官。大部分动脉都在人体比较深的地方,不太容易受伤。但也有一部分动脉大家都能摸到,比如手臂上的桡动脉、肱动脉,大腿上的股动脉,还有颈动脉、足背动脉等。中医号脉搭的就是桡动脉,能感觉到它在手腕处的搏动。 一旦发生意外,些位置较浅的动脉很容易破裂,尤其是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等比较大的动脉。
急救伤员搬运法则
在意外伤害中,合理的搬运对伤病员的治疗和预后非常重要。搬运是指用人工或简单的工具将伤病员从发病现场移动到能够治疗的场所,或经过现场救治的伤员移动到运输工具上。搬运时,如方法和工具选择不当,轻则加重病人痛苦,重者造成二次损害,甚至是终身瘫痪。
误服药物急救
成人由于忙乱、粗心等原因导致吃错药、过量服药甚至误服毒物时,不要过分紧张,无论是本人还是救助者,首先是要弄清楚吃的是什么药或毒物,如果搞不清楚,就要将装药品或毒物的瓶子及患者呕吐物,一同带往医院检查。然后根据误用服药物或毒物的不同而采用相应的措施,积极进行自救与互救。
一氧化碳中毒急救
在日常生活中,家庭用火、取暖、洗浴时缺乏预防措施,是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原因。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几乎不溶于水。进入人体后,与体内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高300倍,使血红蛋白丧失了携带氧的能力和作用,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中毒初期只是表现为头痛,以后随之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心慌、四肢无力、皮肤粘膜出现樱桃红色等症状。当人们意识到已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往往已为时已晚。因为支配人体运动的大脑皮质最先受到麻痹损害,使人无法实现有目的的自主运动。此时,中毒者头脑中仍有清醒的意识,也想打开门窗逃出,可手脚已不听使唤。所以,一氧化碳中毒者往往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