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有人突然昏倒,你怎么办?
面对有人突然昏倒,你怎么办?市人大代表刘中民表示,上海亟需加强群众救灾知识的普及培训,“除了120,急需让市民学会自救互救”。他为此将向本次人代会提交书面意见 《上海亟需普及灾难逃生与自救互援知识与技能》。
公开信息显示,2010年,全国仅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就造成65225人死亡。灾难随时有可能就在人们身边发生,但紧急救援知识并不普及,面对有人突然昏倒,你怎么办?而目前,普及救援知识只是一种公益活动,国家尚未将之完全纳入国民教育范畴。社会上单纯靠一些公益组织或热心人士自发组织开展的普及培训活动,只能是短期、小范围行为,无法达到覆盖面广、知识量大、深入持久的效果。
专家建议,上海亟需加强群众救灾知识的普及培训,“除了120,急需让市民学会自救互救”,建立分级普及救灾知识培训的机构和网络。通用急救知识和技能包括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和心搏呼吸骤停的现场心肺复苏等,这些知识的普及率代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发展水平,应将此项工作纳入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职责中,完善并建立由政府主导,公共医疗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各级医疗单位、灾难医学分会、红十字会等具体组织实施的体系,建立若干区域性培训中心,分区域、分行业、分人群逐次普及。在高风险行业、易受损群体以及突发事件、自然灾难频发地区先行普及。
首先要建立市民急救知识培训基地。依托120急救中心建立市民急救技能培训基地,配置大量培训器材,并设立专项经费。积极通过急救技术进城乡、进社区、进学校、进厂矿、进部队等形式,逐步深入开展急救知识、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其次建立灾难医学培训网络系统。选择有条件的高等医学院校或培训中心,逐步建立起以国家级培训中心为龙头、省级培训中心为骨干、临床及社区培训基地为基础的灾难医学培训网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灾难医学教育信息网络系统,满足课堂教育与网络教育需要,进行网上培训演练。
第三是常态化进行防灾、抗灾的演练。定期在市场、商场、车站等人口相对密集区域组织开展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等群众互动式演练活动,常备不懈。增强其防灾抗灾能力。尤其要重视中小学生的演练和普及教育,大力开展救援知识进学校活动,把救援知识纳入学生素质教育计划,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普及青少年的救援知识。不能仅仅把防灾、抗灾演练当做一种表演,而应真正让全民参与进来。
第四是对重点人群定期开展灾难预警训练。那些医学以外经常接触灾难事件并为救援服务的人员,如经常成为最初目击者的人民警察、消防人员、教师、车站码头的服务人员以及各种重大集会的志愿者等,应对他们普及与灾难有关的救援知识时,定期开展灾难预警训练,提高对灾难事件的医疗救援意识。比如每年组织大型急救演习,包括车辆调动、救护表演、急救知识测验、自救等技术,以提高应对灾难的救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