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防灾应急包(国标)
当居家生活中遇到地震、火灾等突发情况,人们在采取紧急避险的过程中,一声哨响,可以让救援人员及时找到遇险人员的位置;一瓶水,可以延续等待救援的时间。自2019年5月1日起,《家用防灾应急包》(GB/T 36750-2018)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这个标准对指导个人、家庭科学合理地设置应急救助用品,满足最基本的应急需求,提高自救互救能力,达到遇险后尽快脱险,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 ||
《家用防灾应急包》(GB/T 36750-2018)国家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8年10月10日发布。该标准对应急物品的配置品类,技术指标等,提出了规范性要求。标准规定,应急包物品配置,应至少配置手电筒或自发电发光灯、口哨、手套、口罩、饮用水、应急食品、止血带等基本物品。标准还提出,应急包可选择另外一种或多种应急物品,如,逃生疏散用品:头部防护帽、阻燃服、安全绳等;求救用品:犬笛、彩巾,记号笔等;等待救援用品:火柴、蜡烛、薄型雨衣等。其中,还规定了一些物品的性能、规格要求。比如,规定口哨频率应不低于2000Hz。选配信息卡要印制使用者姓名、电话、血型、药物过敏史或病史、住址及联系人姓名、电话等信息栏目。 《家用防灾应急包》国家标准还明确规定了家用防灾应急包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等内容,为家用防灾应急包的生产划定底线,确保生产企业有标可依,产品质量和适用性得以保障,同时也为消费者选购家用防灾应急包提供明确的技术指导。在“使用说明书”一节,标准规定,应急包应附有产品使用说明书,包括配置物品名称、数量清单;使用方法或使用方法简图;维护方法、检查程序及报废准则;配置物品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配置物品的更换提示等。 GB/T 36750-2018《家用防灾应急包》是由中国标准化协会主导,联合多个相关单位制定的一项国家标准。该标准旨在规范家庭防灾应急包的组成、装备和使用方法,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家用防灾应急包应该包括以下基本装备: 一、食品和水 二、急救物品 三、生活用品 四、文档资料 |
||